長江三峽 呈現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”的壯麗景觀。 |
發布日期:2020-07-03 閱讀字數:1010 加入收藏 |
近日,全國普降中到大雨,部分地區出現雷暴雨天氣,持續降雨致多地發生洪澇災害。為了在汛情來臨時接納洪水,發揮水庫的調蓄作用,減輕洪水對下游河道的壓力,保護水庫下游兩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,黃河小浪底水庫和長江三峽大壩先后開啟汛期模式,開閘泄洪,并加強防汛值守和監測巡查,為安全度汛做好各項準備。1 巨瀑飛瀉!黃河將在7月1日進入汛期。為了迎接汛期洪水,小浪底水庫開始加大下泄流量,騰出庫容,確保在汛前,水位下降到汛限水位以下。在泄流現場看到,巨大的水流噴涌而出,形成壯觀的巨龍騰飛景觀。源源不斷的水流,一躍而下,撞擊在寬大的消力塘中,激起百米高的水霧如“巨龍”騰飛,從空中俯瞰,蔚為壯觀。巨瀑飛瀉,呈現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”的壯麗景觀。泄洪,是指水庫里的水不通過發電機組用于發電,直接從大壩通過流向下游。防洪泄洪關系民生,大壩在防洪泄洪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。舉個例子,三峽大壩設計最高蓄水位是175米。每年汛期,上游水位不超過145米的防洪限制水位,多出30米的庫容以迎接洪峰。洪峰過后,讓超過145米的水量下泄,騰出庫容為下次洪峰做準備;下泄的水使中下游江面的水位升高,但不影響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。 |
上一篇:全球愛情文化節將亮相杭州西湖 下一篇:備戰高考,考生家長應該怎么做。 |